編者按:聚團隊之力,鑄非凡篇章!
他們日夜鏖戰、攻堅克難、高效協同、無縫銜接,他們在逆境中彼此鼓勵,用一個個里程碑式的突破打造屬于團隊的榮光!當一群創造者同頻共振,“成為全球領先的新能源材料科學公司”的共同夢想熠熠閃光。即日起,公眾號推出《聚眾力·向光行》專欄,一起走近中偉股份的卓越團隊。
近年來,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不斷提升,截至2024年底,全球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突破6000萬輛,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3140萬輛,動力電池退役潮加速來襲。作為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中的重要一員,中偉股份始終秉承“以社會責任為己任”的發展理念,在為全球客戶提供綠色、低碳新能源電池材料的同時也承擔起退役電池回收之責。從2016年專門成立貴州中偉資源循環公司到2021、2022年相繼獲得國家工信部“再生利用”“梯次利用”雙資質,再到2024年回收業務成功破局,中偉循環回收不斷發展壯大,為全球客戶提供閉環服務。
在2024年中偉回收業務破局中,經營總部回收本部團隊便是其中最核心的貢獻者之一,由此回收本部也獲得了“中偉股份2024年度優秀二級部門”榮譽,今天讓我們一起解碼中偉回收業務團隊的“循環方程式”。
團隊定位和使命
從“獨立縱隊”到“兵團尖刀”
2024年,公司基于對全球回收產業的形勢判斷以及自身“產業生態化”戰略的深入推進,回收業務模式迎來變革,從原來的事業部制“獨立經營”轉變為“核心業務協同作戰單元”,隨之而來的是團隊的升級和重塑。從部門組建到業務開展,在清晰的戰略指引、強大的作戰能力、高效的協同配合下,中偉股份回收業務逐漸從“獨立縱隊”轉變為新能源材料生態業務中的“兵團尖刀”。
基于回收行業的現狀以及公司過往的實際,在如何定位回收業務和團隊價值上,團隊與公司管理層進行了深入討論,最終大家達成共識,即明確電池回收業務是公司核心業務配套服務單元,是新能源產業鏈閉環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是公司主動擔當行業責任、社會責任的重要體現。通過回收業務,不僅可以為全球客戶提供產業鏈閉環解決方案、ESG增值服務和原料保障的多樣性,還能充分利用公司的技術、產業以及供應鏈優勢解決廢舊電池對環境潛在的危害,變害為料,變廢為寶。
對此,在團隊內部,他們時常打趣說自己在搭建退役電池的“生命通道”。的確,讓退役電池重生除了技術外,還在于打通“廢舊電池”回收的各個環節,從退役拆除、儲存、運輸、定價以及合規性等等,這其中涉及太多的具體問題,而這些在回收本部的努力下,都一一解決、理順,并在2024年實現回收業務大幅提升,助力回收產線全年處理退役電池當量超5萬噸,減少碳排放約20萬噸,實現經濟與生態效益雙贏。
創新業務模式
從“廢料”到“金屬+大宗商品”復合體
當前,回收行業存在收集網絡分散,信息不透明、產能過剩與原料短缺并存等諸多痛點。針對這些突出的痛點,回收本部團隊經過不斷調研、客戶走訪后,最終鎖定兩大核心,即在哪里采購退役動力電池(包括電池包、電池黑粉等)、如何進行采購,來保障供應的穩定、可持續和合規性。
首先是供應商渠道問題。針對供應渠道波動以及參差不齊的情況,部門負責人徐杰帶領團隊重整國內供應渠道,一家家走訪、一家家洽談,剔除不合格供應商,鎖定具有資質、戰略級、長期供應商,尤其是公司本身已有的整車、電池、正極材料客戶,在為他們提供新能源材料的同時,成為他們退役電池回收的系統方案解決供應商,并通過年單的形式保障供應。同時,開啟海外廢料業務,積極搭建海外回收渠道,提升保供能力及行業競爭力。2024年,公司在黑粉采購量、其他電池廢料處理量上均取得突破。
其次是如何采購,包括定價、運輸、儲存以及交付服務等一系列問題。為此,回收本部團隊,他們創新性運用大宗商品的邏輯,有效地將再生廢料業務提升到金屬+大宗商品相結合的層次,破解價格波動痛點、推動標準化分級、優化供應鏈效率,在這一模式的加持下,回收業務持續實現規?;鲩L。
或許沒有波瀾起伏,或許沒有驚心動魄,有的是基于業務的專業運營,有的是為一個個具體目標的久久為功,有的是在紛繁且沒有標準答案問題解決中探索最優解,正如回收本部團隊負責人徐杰說的“我們團隊很年輕,既有成長迅速的業務新兵,也有持之以恒、成功轉型的中偉老兵,同時我們團隊還擁有大宗、廢料、采購、財務、后臺支持等不同背景的專業人才,我們是一支聚焦業務戰斗力、以業務結果為導向、基于中偉文化認同感的創業團隊?!痹谶@里,筆者更想說這是一支“城市礦山挖掘隊”,用專業不斷重塑這個新興行業的價值體系。